(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我国植物生物学研究有哪些最新成果和进展?如何促进植物科学交叉融合和发展,从而助力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如何推动植物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转化,助力种业振兴?8月3日,以“植物科学振兴种业”为主题的2023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开幕式在甘肃兰州举行,院士专家齐聚,共话植物科学如何振兴种业发展。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底线要求。”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宋保亮说,作为科研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使命,坚持四个面向,开展高水平科研。
“虽然异源四倍体野生水稻的从头驯化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仍有许多重大问题亟待解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李家洋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和图表介绍了四个阶段的异源四倍体野生水稻的从头驯化策略,从筛选最优底盘启动,建立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技术体系,经过分子设计、基因功能验证、多重基因组编辑、田间评估,最终审定推广。李家洋介绍了异源四倍体野生水稻快速驯化的短期与中长期规划,他认为,要真正实现新作物的创制与应用,仍需要分子遗传学、育种学、栽培学、农业机械与自动化等多学科科学家的极致研究与联合攻关,以及育种公司、大型农场、食品企业、政府机关、科普宣传媒体等一起携手合作,保障粮食安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郭惠珊主要从事植物RNA沉默机制及其抗病应用研究,其研究团队以棉花轮枝菌为模式,从基础研究入手,寻找可持续防控土传真菌病害的策略,通过创立轮枝菌侵染生物学研究体系,构建大丽轮枝菌突变体库,系列效应蛋白的功能研究,揭开了土传病原真菌全新的逃逸免疫机理及其强致病性之谜:发现自然存在的“植物-真菌跨界抗病RNAi”,即植物输出内源miRNA进入病原菌并降解毒力基因,进而探索跨界RNAi介导的抗黄萎病棉花种质创新。郭惠珊以能否发展不依赖抗源的抗病育种生物技术引题,指出RNAi技术对植物抗病有重大贡献。
“传统栽培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基因组复杂、育种进程缓慢。同时薯块无性繁殖还存在繁殖系数低、储运成本高、易携带病虫害等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所长黄三文说。为此,他的研究团队发起了“优薯计划”,开展基于纯合二倍体马铃薯种子繁殖的杂交育种体系。“但是现有方法(SIFT)只能鉴定非定义有害突变,阻碍马铃薯快速改良的有害突变问题远未解决。”他介绍,为了高效剔除有害突变,其团队通过对100个茄科及旋花科基因组的比较分析来追踪最早8000万年前的突变,开发出“进化透镜”来探测马铃薯进化约束及有害突变,绘制了首个马铃薯有害突变二维图谱,并且利用图谱信息,提出反直觉的自交系培育方法,开发全基因组表型预测新模型,加速了杂交马铃薯的育种进程。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