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生态日特别报道」赤水:守好一方山水 富裕一方百姓|全球球精选
来源:天眼新闻    时间:2023-06-17 14:13:47

千瀑之市、丹霞之冠、中国竹都、桫椤王国、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生态市、全国“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基地、第十届中华环境奖、生态保护和建设典型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60余张生态名片,成为赤水通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通行证。


(相关资料图)

然而,赤水没有地下矿产资源,只有千辛万苦建设起来的132.8万亩葱葱翠竹。良好的生态是赤水最宝贵的财富。把生态文明作为能吃饱饭的事情来做,让今天的赤水,变得更有成色和颜值。

赤水市依托“山区”,构建起“山上栽竹、石上种药、林下养鸡、水里养鱼、地里种粮、河谷酿酒”的大发展格局。竹产业每年直接或间接带动18万竹农通过伐竹、运竹、卖竹、卖笋等人均增收1800余元,成为赤水老百姓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金钗石斛产业覆盖13个乡镇(街道)5万余人从业;赤水乌骨鸡产业覆盖16个乡镇(街道)4万余人从业;赤水经开区围绕生态竹木循环和绿色食品加工,引进培育投产各类企业209家,带动就业12800余人,每月人均工资3000元以上。旅游产业带动老百姓通过资金或资源入股、景区就业、经营农家乐、卖土特产等方式,让7万余人“走上旅游路、吃上旅游饭、发上旅游财”。

如今,赤水市地区生产总产值(GDP)跨入百亿级,农业、工业、旅游“三分天下”,竹业综合收入占GDP总量的50%左右,财政和农民收入50%以上来自于竹业,生态经济占比超过75%。

大地绿起来、生态美起来,群众富起来。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条底线”一起守、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两座宝山”一起建,百姓富裕与生态优美“两个成果”一起收。

经过多年的发展,赤水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交出了一份“两山”转换的精彩答卷,“绿色福利”和“生态红利”惠及越来越多的赤水百姓。

这也让越来越多的赤水人从原来的旁观者、局外人转变为保护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植绿、护绿、兴绿、爱绿的意识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人民群众自觉自发的行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生态文明已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大事。

政府号召,群众行动,全民参与,赤水多年来已营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

赤水市确定每年6月5日为赤水市生态建设践行日,8月2日为丹霞自然遗产保护日并设立了遗产保护专项基金,并定期开展各类大型宣传活动。

同时,以绿色创建、“六五”世界环境日等活动为载体,干部职工、环保志愿者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上街头,编写宣传画册、设立宣传专栏、发放资料传单,以不同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推动“山上有生态”向“心中有生态”的转变,凝聚起保护生态的广泛共识,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自1990年确立“生态立市”以来,赤水便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率先在全省开启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监管“责任清单”,建立完善环保绩效督查考核制度,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考核体系,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一度将年产值1.5亿元可提供5000万元财政税收的高污染项目拒之门外。

还进一步深化云贵川三省地域管辖各司其职、全域问题紧密配合、接壤地界加强衔接、跨界问题相互支持的环境资源审判司法协作工作新格局;并推动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净化、文化工程,实现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城乡全覆盖,实现赤水河流域出水断面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赤水河(遵义段)入选水利部第二届“最美家乡河”,为贵州唯一入选河流。

数据显示,赤水竹林面积从20年前的50余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32.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63.4%增加到82.51%,每年减少排入长江泥沙量超500万吨。

城市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市容市貌大为改观,如今的“黔北明珠”,碧水蓝天,环境优美,生态宜人,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赤水发展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手记:

守得一方好山水,换得一条富民路。

赤水拥有132.8万亩竹林,森林面积224万亩,森林覆盖率82.51%,良好的生态是赤水最宝贵的财富。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以先进的生产力为基础,以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为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文明不仅成为拿来看的东西,更成为老百姓拿来当饭吃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能走一条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赤水,“山上种竹、林下养鸡、石上栽药、水中养鱼”;纵向围绕以竹笋、竹为原料的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稳定在70%左右;让7万余人走上旅游路、吃上旅游饭、发上旅游财。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得到真正实践。赤水,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成千上万百姓吃上“生态饭”,为长江上游筑起一道安全的绿色屏障,更为长远发展赢得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柳

编辑 陈颖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大河咨询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75   联系邮箱: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