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崩溃从内开始 每日热闻
来源:洞见新研社    时间:2023-06-03 02:06:54

作者 |李不知

来源 |洞见新研社


(相关资料图)

百果园的股吧里,好不热闹。

图源:东方财富

从年初发行开始,差不多五个月的时间,又回到了开盘价。

有意思的是,股友们讨论的,大多不是百果园股价如何,而是水果质量问题。

虽然不排除有对家股托的嫌疑,但有一说一,百果园多次因为水果出问题“上电视”,包括第三次冲击IPO前夜,被曝光食品安全,申请书失效。

诚然,水果零售生意不好做,但是既然已经登陆港股市场,百果园势必要给投资人一个交代。

接下来,卖水果的故事怎么讲?

01 三闯IPO的雷

今年1月份,百果园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发行价港元。按照上市首日涨超20%的价格来算,最高市值约104亿港元。

但是,其招股书显示,最后一笔股权交易为2021年10月,晨光股权以每股8元价格从才金涛购买万股股份,总额1650万元。2020年10月截至IPO发行上市前,百果园总股本15亿股。

也就是说,百果园上市前最后一轮股权融资,估值120亿元——按照上市价格来算,资方是亏损的。

为何亏损也要上市?

第一个是,百果园极度紧绷的资金链问题。

截至2022年2月底,百果园账面现金、短期银行存款共亿元,另有受限银行存款亿元。同期,百果园面临的有息负债达到亿元,其中短债亿元,想要覆盖短债还有较大缺口。

第二是,是百果园背后的资方有点着急了。

图源:企查查

2015年,百果园完成A轮融资,由天图投资领投,广发信德、前海互兴跟投,融资金额合计4亿元。

天图投资首席投资官冯卫东表示:“投资百果园就是要帮其向外扩张,迅速占领市场,并称预计将在3年至5年内助力百果园上市。”

2020年,已经是预估上市时间的最后一年。

于是,百果园辗转三年,从2020年6月冲击港交所主板,不到半年转深交所创业板,兜兜转转还是在2022年回到港交所,终于在第四次申请的时候通过了。

三次闯关失败,其实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

从规模上来看,百果园近四年营收分别是亿元、亿元、亿元、亿元;门店方面,截至2022年,百果园共有5650家线下门店。

从上面两个数据来看,百果园加盟水果零售龙头名副其实。

但是百果园的规模优势并未转化成赚钱优势。

毛利率方面,近四年分别为%、%、%、%,净利率水平则更低,2021年仅为%,2022年为3%,疫情爆发的第一年甚至只有%——去年营收亿,净利只有亿。

同为水果连锁品牌、同期向港交所交表的洪九果品,2022年的毛利率为%,净利率为%。

此外,洪九果品2022年财报显示,全年营收亿,净利亿,比百果园多赚了10个多亿。

何至于此?

02 问题不全在“加盟”

业内人事将原因归结为加盟模式,因为百果园的零售加盟模式,暴露了其两个弱点。

第一个是,营收结构方面,依赖面向加盟店的水果批发生意,经营风险增大。

2021年,百果园加盟门店占收入%,自营门店占%,区域代理占%,直接销售占%,线上渠道占%。

这也就导致了,百果园营收与净利的增长,过度依赖门店数量的拓展。

数据显示,百果园2019年底全国门店数为3689家,2020年底该数字为4786家,净增1097家;2021年为5351家,净增565家;2022年为5650家,净增299家。

可以看得到,百果园的门店数量接近饱和,拓店速度明显放缓,也让市场担忧其未来增长性。

第二个是,对于加盟商的管理成本、风险不可控,给品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百果园水果质量问题频出,屡屡被曝光,就跟加盟商管控有关。

图源:黑猫投诉

如果说水果质量“伤害”百果园最深的几次,还是要属每次的IPO前夜。基本每次闯关IPO,百果园都会遭受水果问题“背刺”。

比如说去年5月份,刚递交招股书的第四天,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导致上市事宜不了了之。

这是否能归结于行业普遍问题,而不仅仅是百果园一家之罪?

做个对比就知道了。

水果零售行业素有“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称号,百果园门店数量5650家,鲜丰水果门店数量2400家。

截止目前,黑猫投诉搜索“百果园”相关投诉有2118条,搜索“鲜丰水果”相关投诉为254条。

门店数量和投诉数量比例,百果园明显高于鲜丰水果。

所以说,百果园水果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集中在上市前夜爆发,而是日积月累所致。

以上两个弱点,并不能简单归于加盟。

毕竟,消费领域,采取加盟模式经营的不止百果。虽然各有各的缺陷,但还不足以像百果园的加盟模式这般难控制。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百果园的加盟模式,和别的企业加盟模式,不一样。

官微显示,百果园加盟制是采取“平台+合伙人”模式,公司做平台,员工做创客,店长、片区经理与大区经理出资比例分别为80%、17%与3%,百果园总部本身不出资、不占股,店长承担起更多的运营费用。

总部收取门店利润的30%作为收益,门店利润的70%,按照相应的股权比例分配给店长、片区管理者和大区加盟商。

这意味着,售卖隔夜水果、坏果做果切带来的相关利益,主要由店长也就是加盟商收入囊中。

这就让加盟商和百果园的高标准服务有了利益分歧,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意料之中。

而百果园的门店股权退出机制,则埋了一个更大的加盟口碑雷。

具体来说,店长股权退出时,早期投入资金按原数返还,同时可一次性获得门店分红收益的3倍补偿。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百果园想要鼓励店长们放弃原有门店股权,去开拓新市场。

毕竟,百果园也有“新店KPI压力”。2015年,百果园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2020年开出10000家店,销售额达400亿元。如今距离目标,相去甚远。

这就导致了,门店渐趋饱和的情况下,很多加盟百果园的新“创客”,没有赚到多少钱,尤其是这三年来遭遇疫情冲击。

去年6月份,南昌一女大学生加盟百果园,2年损失20万,选择闭店还被要求补偿11万元。

图源:百度资讯

数据显示,2019年百果园加盟店4302家,实现收入77亿元,平均单店年收入为179万元;2021年,百果园加盟店数量增长至5234家,实现收入亿元,平均单店年收入155万元,较2019年下降了24万元。

03 崩溃或源自内控压力

显然,如今的百果园已经不是一家单纯“卖水果”的企业,而是“卖模式”。

在百果园的5650家线下零售门店中,5533家以“百果园”品牌经营,110家以“果多美”品牌经营。

其中,自营门店只有19家,也就意味着,百果园绝大部分收益来自加盟门店。

从前文对百果园加盟制的分析中来看,相对于外部竞争和舆论风控威胁,百果园的压力更可能是从内崩塌。

首先,是对于加盟商的管控。

百果园一边面临新开店的压力,一边还要面对现有加盟商加强管控,保证品牌声誉不受损,减少食品安全等各类问题的发生。

然而百果园本身的加盟制,就让店长利益和品牌总部利益存在分歧点,一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能增加利润,店长对于百果园的6级品质分类制度的执行或许还存在很大弹性空间。门店数量越多,管控难度越大、管理成本也就更高。

其次,是百果园对于销售成本的管控压力。

百果园毛利率、净利率双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采购成本过高,供应链上不占优势。

数据显示,2019-2021年,百果园的水果采购成本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和%。

而根据百果园高端品质的定位,未来这个成本还是会保持在高位。

第三,是来自新业务的发展压力。

早在4年前,百果园就尝试打破水果生意单一圈层,布局助攻线上的大生鲜战略。

然而无论是大生鲜还是线上,进展颇为不顺。

2019年4月,百果园推出“百果心享”生鲜业务,品类从水果扩充到蔬菜、蛋奶、米面粮油等;但到2021年,其大生鲜销售收入只有亿,但仅占所有产品销售收入的2%。

至于线上业务,2021年的数据显示,百果园门店渠道(加盟+自营)的销售收入占比达%,线上渠道仅占%——为了这个成绩,百果园还付出了“代价”:过去的2020-2021年,百果园的线上渠道均为负毛利,对应的毛利率分别为-%、-%。

再这样下去,本身盈利困难的情况下,新业务对报表表现的拖累或许会更加明显。

如今,百果园了却多年夙愿,登陆港股上市。

站在资本角度而言,对这个行业的热情却早已下降。

水果营行、唯果伊、易果生鲜等陆续破产倒下,据不完全统计,“倒在”2016-2021年的生鲜电商约有80家。

此外,根据IT桔子数据库,2010-2021年,中国水果行业共发起融资168起,在2014年抵达高峰的52起后逐年递减。

2020年,国内水果行业投资事件发生4起,主要集中于每日优鲜;2021年截至目前,仅有一家水果制品公司欧扎克获得1亿元投资。

那么,登陆二级市场的百果园,资本又是否会看好呢?

图源:东方财富

从目前已经发布的研报来看,上市后仅有第一上海证券、招银国际发布相关评级,目标价在港元之间,其中一家机构将目标价进行了下调。

从现有的调研情况来看,百果园想要维持资本热度,除了ESG之外,还需要讲出更多新故事。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大河咨询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75   联系邮箱: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