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文科生无用,而是有用标准太窄
来源:红网    时间:2023-05-27 14:46:21

前不久,教育部新发布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其中涉及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和撤销专业等重磅内容。被撤销的专业名单中大部分都是文科专业,比如被撤销最多的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广告等。虽然部分专业撤销是由于学科专业优化合并或更名,但整体来看,相当一部分的文科专业是真的在一些大学消失了。

更有意思的是,在撤点改革消息的评论区,出现了许多抨击文科无用的评论。其中一条是对文科生出路的总结,它是这样写的:不如把大学的文科专业都撤销了吧,只留下好就业的学科,别再祸害学子了。一条说“新传是考研重灾区,政治学和公共管理是考公重灾区,语言学是重灾区中的重灾区,英语是家里蹲加考公重灾区”;还有几条写道“××专业,狗都不学”。“建议××专业不用开专业课了,大一入学就开设考公课程就行了”××可以被替换成英语,公管,哲学等一系列目前存在就业难的文科专业。

看到这些言论,感到唏嘘不已,一来是觉得大部分人对学科撤点的背后原因了解甚少,二来觉得大部分人对文科的无用评价过于狭隘。


(资料图)

其实学科撤点的背后原因非常复杂,可能是该学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就业面窄,就业率低;也可能是学校招生难,教学资源不足;还可能是知识发展或学科建设的内在需要。总之,大学的学科撤点并不只是大部分网民单纯理解的“国家也觉得这专业没啥用”。一些自媒体账号借着这波改革趋势大肆乱解读行业发展前景,贩卖焦虑,收割了一大波流量。

但从社会就业或招生困难导致的部分文科专业撤点,到自媒体借势解读成功贩卖了焦虑;从微博评论句句对文科专业的恶评,到身边数不清地劝文科生考公考编的劝告。都在反映着一个在价值判断上错得离谱却作为一个社会意识存在的论断:文科生无用。

不光是文科,还有很多理科,工科,艺术专业也被认定为“无用”专业,比如一直以来被称为“四大天坑”的学科:生化环材;号称家里有矿才能学的专业:艺术学,设计学等等。

当人们在讨论专业“有用”“无用”这个话题时,衡量的标尺是市场价值,通俗来说就是就读这个专业就业后短期内能不能赚回比之前长期教育中投入的大量成本。

这个衡量标尺有两个重要的标志词,一个是“钱”,另一个是“短期”。

在这个利益至上的时代,“钱”是衡量是否有用的重要尺度。对于这一点,我认为是有一定合理性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前两个层次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管子·牧民》中也说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们只有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能走上自我实现道路,而低级需求的实现离不开物质基础,也就是钱。人们需要靠自己的知识能力养活自己,这无可非议。

我反对的是“钱”在衡量学科价值因素中的过高占比以及用“钱”的多少来肯定或否定学科价值的说法。人们是通过读书输入原料,产出知识产品,然后卖出自己的知识产品来赚钱的。一个通俗易懂的比方就是当人们用一麻袋的钱买了一麻袋的书,最后把一麻袋的书卖掉,却买不起一个麻袋了,就觉得买书,读书,买书的一整个过程以及那一袋子书都是无用的,这个认知是荒谬且错误的。

再谈到“短期”,这个“短期”是参照人生的大时间轴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年,两年,三年都属于短期。人们在意读书产出转化的经济效益,并希望能够短期快速得到回报,一旦效益的实现远低于预期,就会产生对读书的质疑,“××专业无用论”也就产生了。

这种想法的盛行其实是时代的折射,这个社会都太急功近利,推着社会中的年轻人不停地往前赶,往前跑,不停地生产,创造经济价值。“××岁年薪百万”“××财富自由”不停地渲染着社会情绪,人们看似在质疑读书和专业的意义,实则是在表达对就业、生活、乃至未来的焦虑。

然而我想说的是,人们不应该片面地、短视地去看待自己所学的专业。这种视角只看见了某个时刻人能力和资源的不匹配,某个时刻个体文凭和社会资源的不匹配。大家不妨把眼光看得长远一点,专业学科塑造出的独立品格,思维方式,知识积累,眼光见解才是支撑人走得长远的重要因素,而专业带来的长远回报是不可估量的。

另外,钱并不是唯一衡量专业价值的因素。读哲学或许可以让你对生命和社会有更深的思考,心理学或许能让你处理好家庭关系,保持健康阳光的情绪,睡一个安稳觉;音乐和艺术或许可以带来精神愉悦和享受,即使身处陋室,还能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感悟,这些都是珍贵而独一无二的价值和体验。

最后,就学科而言,所有的知识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对于文科就业市场来说,决定你能赚多少钱的是你的综合个人能力,包含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洞察能力,向上向下管理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可以在校园的课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课程本身的具体内容反而会因为时代的变化常改常新,所以我们应该关注课程背后想要培养的核心技能。忽略课程技能,流于表面,混个学分和成绩数,就业后发现发展因能力十分受限,然后回头再将自己无用的锅全部扣给“学科”和“专业”,未免有些无耻和极端了。

作为人文学子,我认为我们最大,最有用也最应该养成的核心优势在于:我们永远能守住社会底线,保持温柔,清醒,一尘不染;我们永远相信世界很大,我们的未来波澜壮阔!(陈宇珂)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大河咨询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75   联系邮箱:435 226 40@qq.com